江西7023座廢棄礦山完成生態修復
截至2022年底,江西省已完成7023座廢棄礦山生態修復,修復面積35.58萬畝,修復座數、面積均約占總數的68%。
江西7023座廢棄礦山完成生態修復
截至2022年底,江西省已完成7023座廢棄礦山生態修復,修復面積35.58萬畝,修復座數、面積均約占總數的68%。
一,近日,從江西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截至2022年底,江西省已完成7023座廢棄礦山生態修復,修復面積35.58萬畝,修復座數、面積均約占總數的68%。
二,據了解,為修復治理廢棄礦山,江西省用近一年用全面摸底核查,發現江西省現有歷史遺留廢棄礦山10253座、破壞土地面積約52.43萬畝;出臺全國首部礦山生態修復領域省級地方性法規《江西省礦山生態修復與利用條例》,構建企業主責、政府統籌、監管部門各負其責的監管體系,明確社會資本參與、促進修復后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支持政策;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十四五”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聚焦礦山等主要生態問題,部署5大重點工程18個子項目;指導各地制定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方案,督促分階段、分類型完成重點修復任務。
三,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扶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全力拓寬修復資金投入渠道。2019至2022年,省級財政落實廢棄礦山環境治理“以獎代補”資金2.12億元,累計修復土地面積6.9萬畝。另外,自2022年起,江西省級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資金專項用于生態修復;全省金融機構累計提供礦山生態修復金融資金授信40.75億元,發放貸款28.55億元,參與修復礦山407座;全省已批復12個生態修復試點縣(市、區),9個已確定市場化投資主體并簽訂協議,預計投入資金26.1億元,修復面積4.05萬畝。
四,圍繞著嚴控廢棄礦山增量、壓減存量,江西省出臺持續到2025年底的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行動方案,扎實推進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長江經濟帶警示片、審計、巡視等反饋礦山生態問題的整改工作。省自然資源廳等六部門開展了為期一年的礦山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全力解決礦山生態環境突出問題。